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作者: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10

可能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大学后就像变了个人,不仅电话微信常常联系不到,而且身上学了一堆坏习惯。好不容易联系上后,聊个没几句就吵起来,感觉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那么该如何与上大学的孩子沟通呢?

 

01 多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找到合适的聊天话题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成年,会有很多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处在迈向成熟的一个瓶颈期。比如说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恋爱关系、兴趣社团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家长可以看看相关的大学生心理解析视频或者书籍,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以便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另外,当今的孩子在网络的影响下,接受了太多的信息流冲击,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已经超过了部分家长。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多注意说话方法,可以用倾听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或者找一些最近的热点话题,这样孩子才会感兴趣。

 

02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以开放的态度与孩子讨论问题

      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们会对很多事情产生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些态度和看法有时可能与家长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在这些时候,家长大可不必着急反驳孩子,应该尝试先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再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和孩子商量讨论。这有助于增进孩子对家庭的信任和安全感,让孩子在遭遇困难时更愿意和父母共同讨论,而不是在父母面前有所隐瞒,擅自做出不恰当的决定。做为家长,在视角上平视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与陪伴者,有助于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个迈向独立的过渡期。

 

03 不控制孩子的生活但要及时提供帮助

      家长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他们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长都对孩子缺乏信心,孩子就更不可能自信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因此,对于很多具体事务,家长不必再紧张地一手包办,可以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打理,让他们感受和建立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对孩子的生活完全不闻不问,相反,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发现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地给予支持。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既能享受充分的自主权,又不会在有困难的时候感到孤立无援、痛苦绝望。

 

04 跟孩子说什么、怎么说才让聊天更走心

      话题终结者(我对你错)、惩口舌之快(情绪化表达)、习惯性说教(正确的废话)等这类父母都是不会聊天的,孩子都会敬而远之。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说什么更重要。有了真诚、平等、尊重、信任的前提,亲子交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良好方法一定是正确观念的体现。

 

总结了四句亲子交流中非常有力量的话:

最让孩子有安全感的话:

      “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和你在一起。我们永远爱你!”

最让孩子产生自我认同的话:

      “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

最让孩子感到父母尊重的话:

      “也许你是对的。

最让孩子增长信心的话:

      “我相信你行。

 

      这四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在这四句话背后是对孩子高度的尊重和信任。家长心里要真的这样认为,说出来孩子才会相信。家长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出来孩子也不会相信。


苏ICP 备0500712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10201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