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在2013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的致辞

作者:发布时间:2013-12-09浏览次数:918

20130927

 

各位院士专家,同志们:

  今天,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2013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回顾一年多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取得的积极进展,我们既为取得的扎实成效感到高兴,也更加感受到肩负的责任。郑哲敏、张海鹏、杜祥琬三位院士专家莅临今天的大会,并亲自为同学们作专题报告,我代表主办单位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

  这里,我想讲三点看法。

  第一,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既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更是科技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既决定着个人成长的方向,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我们的前辈科学家始终追随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不懈努力、做出了卓越成就。我们要坚信中国梦能够实现,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融合起来,做爱国的公民、敬业的学者、诚信的同行、友善的专家,通过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把我国早日建设为科技强国,以实干为理想筑基,用科技为梦想插翅,用一个一个“科技梦”助力“中国梦”。

  第二,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我们一直所强调的科学道德,不仅是科学规范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为了别的。求真之心重一分,则名利之心轻一分!只有秉承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理性地面对未来、思考人生和社会。著名学者黄侃曾言,“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在我国,弘扬科学精神和培育科学文化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但只要我们恪守治学之责、为学之道,一点一滴,坚持做下来,科学道德和学风就能得到切实改善,中国的科技事业就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快、走得远。

  第三,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自律、从迈向学术生涯的第一步抓起。在树立科学道德的过程中,自律的作用比他律更重要、更有效、更持久,这对于刚刚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只有具备高水准的科学道德修养才能够使人们在运用科学知识时真正懂得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内在的道德需要,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从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觉,把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良心、义务、荣誉、节操和幸福所在,内化为创新求索的力量源泉。

  最后,我谈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第一,希望大家多一些追求。在科研活动中,自始至终执着坚持对真理的信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不为艰难险阻所惧,执着探索、勇攀高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团结协作、淡泊名利;不为自利享乐所惑,服务社会、忘我献身,以我松柏性、求得雪中青!第二,希望大家多一点思考。任鸿隽说过:“学子暖姝,思想锢蔽,乃为科学前途之大患。”要真正开启“求智”之门,养成独立深入看问题、想办法的习惯,学会深入调查研究,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慎思明辨敏于行”;要在掌握他人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以质疑和批评的眼光,深刻分析、深入思考,从科学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中找出方向,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想。第三,希望大家多一分坚守。李白有诗云,“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既然我们选择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就一定要有一份担当。科学研究是阳光下最纯净的事业,有其特殊的研究和行为规范,更有其特殊的精神气质,我们心里必须要有一份坚守。我想借用林肯的一句话,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勉,“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我相信,大家一心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把中国梦作为人生目标的“靶心”,围绕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定能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预祝本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苏ICP 备0500712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102010187号